一、簡介
廣州大學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立足廣州、面向廣東、輻射海內外、服務社會”,聯合海內外戰略合作伙伴,根植于廣州制造業發展需求,突破傳統學科之間壁壘,大力探索有利于交叉學科發展的體制機制,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互聯網”交叉學科協同創新大平臺,營造產、學、研、政、金、互聯網創客社區協同創新的新途徑,努力建設一個能適應當前科學技術發展以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規律的創新生態環境。
研究院當前大力建設四個研究所、二個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包括 1)系統流變學研究所;2)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研究所;3)高性能計算與復雜過程仿真技術研究所;4)R立方(VR-AR-ER虛擬-增強-擴展現實)技術研究所;5)金磚國家ICT和HPC創新合作中心;6)聯合國亞太地區面向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ICT知識網絡樞紐和秘書處。研究院秉持“理工結合、落實到工”的學科發展理念,推動應用數學、信息科學、物理、力學、化學和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與化學與生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通訊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工程學科的深入交叉。
系統流變學研究所聚焦非平衡態復雜流體的前沿學術問題,努力在以下四個方面形成具有廣大特色的核心競爭力:1)大分子溶液體系從稀溶液的單分子動力學到半稀和濃溶液動力學的實驗表征、理論、高性能計算、數據挖掘“四位一體”的系統性研究,為構建大分子溶液非線性動力學理論和多尺寸模擬數學模型,揭示“彈性湍流及湍流減阻”的動力學機制奠定基礎;2)研究碳納米管、石墨烯、量子點等納米顆粒懸浮液體系的配方與流變特性、溶劑揮發成膜性的定量關系,為溶液法大規模制造半導體器件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3)研究乳液體系中液滴的破碎和融合的界面動力學過程,為綠色煉油工藝開拓新路;4)研發基于微流芯片技術的復雜流體高通量表征平臺,用于快速構建納米顆粒懸浮液體系的相圖,篩選“電子墨水”、“生物墨水”配方,優化大規模制造工藝。包括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Gerald Fuller院士、德國馬普研究院的Kurt Kremer院士、英國卡迪夫大學Tim Phillips教授等國際著名學者已經簽約擔任研究院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和客座教授。
廣州大學誠聘有奉獻和艱苦奮斗精神、有相關學科專業水平或技術領域專項技能、有開拓意識和勇氣的海內外英才與我們一起創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院,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越的研究環境,廣闊的事業發展空間,以及沒有基本后顧之憂的生活待遇。
二、招聘職務以及方向
崗位職務:全職特聘講師/博士后
招聘研究方向:流變力學
三、基本招聘條件
(一)熱愛教育事業、遵紀守法、師德高尚,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團隊合作精神,較強的科研和創新能力,較大的全面發展潛力;
(三)身心健康,有志于“立德樹人”,擁有較強的教學潛力,能夠勝任相關學科高水平課程并制定清晰的工作目標和規劃;
(四)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2017年1月以后)的青年學者。
四、專業招聘條件
(一)在非線性復雜流體力學研究領域獲得博士學位,具有較強的獨立工作、科學研究及工程應用的能力和潛力,特別優先考慮在微流控實驗力學與非平衡態復雜流體微納結構的高通量表征、大規模并行計算流體力學、非線性多尺度復雜流體現象的機器學習等前沿學術領域有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者;
(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不少于3篇,或在web of science 分區(湯森路透)JCR期刊學科分區表Q1和Q2區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不少于2篇;
(三)對于部分學科國(境)外應屆博士畢業生,如果沒有發表論文,則須對其博士論文進行海內外同行專家評審推薦或校內專家評審,并獲良好以上評價。
五、崗位薪資待遇
(一)全職特聘講師
1.學校為全職特聘講師提供相應職位的薪酬、社會保險等福利,根據與崗位的適配度和工作經驗稅前年薪35萬元起(含五險一金單位部分,具體面議)。對于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突出者給予額外的績效獎勵;
2.受聘者符合要求可申請廣州市公租房,按規定繳納租金,或可享受2.4萬元/年的租房補貼;
3.在聘期間,受聘人員子女按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招錄方式進行,符合廣州大學附中、附小招錄條件的同等情況下優先錄??;
4.科研啟動費:10萬元/人。
(二)博士后
1. 學校為全職特聘講師提供相應職位的薪酬、社會保險等福利,計劃內博士后根據其學術水平、博士后工作計劃書、創新能力、學術發展潛力等分A、B、C三類,進站后實際業績享受不低于33萬元的稅前年薪(含五險一金單位部分,具體面議),對于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突出者給予額外的績效獎勵;
2. 在站期間取得突出教學、科研業績成果還可享受學校教學、科研獎勵;
3. 少量博士后公寓房源。如未租住學校住房,可享受2.4萬元/年的租房補貼;
4. 在站期間可落戶我校常住戶口,學??蓞f助辦理子女上學、入托手續;
5. 科研啟動費:20萬元/人。
六、招聘報名時間
本招聘信息常年有效,應聘者可隨時申報。學校每個月將根據人才引進相關程序進行評審,并通知審議結果,直至各個崗位名額招滿為止。
七、所需申報材料
應聘者請通過電子郵件將以下申請材料提供給廣州大學人事處招聘專項郵箱:esim_hr@gzhu.edu.cn):
1.個人簡歷和教學科研經歷;
2.技術創新成就和學術代表作(提交不少于3篇近5年內應聘者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代表作,含論文、著作、專利、藝術作品等);
3.身份證、學歷、學位、職稱聘書PDF掃描版;
4.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名稱、經費情況、獲獎情況復印件;
5.主要論文成果檢索報告;
6.受聘后的教學科研計劃;
7.三位同行專家的推薦函(其中校外專家推薦信不少于一封);
8.其他能證明教學科研水平的材料
八、招聘聯系方式
歡迎申請人與廣州大學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院長袁學鋒教授(Email: xuefeng.yuan@gzhu.edu.cn)聯系咨詢,并安排面談。
通訊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廣州大學計算機實驗樓709室。
郵 編:510006
研究院網址: http://www.dangos.cn/